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专题 > 基金一对多-基金专户一对多理业业务 > 基金一对多-基金专户一对多理业业务

基金“一对多”产品业绩差强人意 坚守还是撤离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范辉
2010年08月29日16:45

   基金一对多第一个开放日即将到来,140只一对多产品中,仅十余只取得正收益——

  一年前,公募基金“一对多”专户开闸之际,基金公司运作得信心满满。如今,近一年过去了,“一对多”的表现到底如何?在第一个开放日到来之际,投资者应该坚守还是撤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基金一对多市场上,约有26家公司共发行了140只产品,其中仅十余只产品取得正收益。多方面的缺憾,使得基于公募平台上的“一对多”产品,业绩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首先,“一对多”与公募产品根植在公募基金公司的土壤之中,共享公司的基础研究,彼此间相互的影响在所难免。

  从业绩上来看,目前国内的公募基金在实现从“相对收益”向“绝对收益”的转变中,仍需假以时日。

  其二,业绩不透明,缺少竞争。大多数公司都只对特定投资者披露产品净值,这缓解了基金经理的排名压力;但不可否认,业绩阳光化也是一种相对客观的遴选机制。

  “一对多”净值不公开披露,良莠难分;而缺乏约束,基金经理就很容易产生不积极和不充分投资的现象。同时,投资者也因为信息掌握不充分而无法用脚投票。

  其三,公募基金公司人才流失较严重。公募基金正遭遇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现任376名基金经理中,有约22%的基金经理岗位从业年限不足1年。基金经理岗位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者只剩华夏王亚伟、汇丰晋信林彤彤、华安尚志民3人。

  此外,“一对多”产品一年才开放一次,流动性差,不利于投资者对所投资产品的及时调整。因此,好买基金建议,在“一对多”产品到期以后,投资者可根据自己所持有的“一对多”产品的运作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换入其他投资标的。

  在目前市场上,与“一对多”产品风险收益类似的,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产品主要有:阳光私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公募基金。

  从收益层面来说,从今年以来、近1年、近2年的平均表现来看,私募基金的收益均超过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以及公募基金。

  目前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已超过500只,业绩分化明显。

  据统计,业绩排名在前1/3的优秀私募今年以来、近1年、近2年分别取得4.29%、16.89%、65.24%的收益,远远超过券商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

  对于有条件的一对多客户,完全可以放宽眼界,去更广阔的产品中选择。公募基础上结出的私募果实,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

(责任编辑:姜隆)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