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产品 > QDII基金和QFII基金

探究基金系23只QDII 全球投资最详细清单

来源:理财周报
2010年09月06日08:01

  征战四年全盘尽墨:第一批出海5只QDII仍在1元下,很受伤

  理财周报记者 滕晓萌/文

   截至9月2日,华安国际配置、南方全球基金、华夏全球股票、嘉实海外、上投摩根亚太优势5只最早一批的QDII基金,至今仍然没有一只的净值超过1元。

   4年前,他们陆续以第一批QDII基金的名号出现在投资者面前。在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那一中国基金市场最疯狂的时期,这批QDII基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更是以一日千亿的募资规模,创下中国基金史上的发行奇迹。

   这批老QDII基金,也被认为是中国市场从此无法接受QDII基金的最直接原因。不止一家基金公司抱怨说,由于基民在老QDII基金赔尽了钱,因此新发行的QDII也无人问津。

   除了发行时机的问题外,老QDII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基本都为主动激进配置,投资市场和标的也分布过于广泛。事实证明,大部分公司的投资团队,根本无力同时跟踪全球多个市场的多只股票。

  华安国际配置:QDII第一单陷入雷曼泥潭

   2006年11月,华安国际配置以中国第一只QDII基金产品亮相市场时,风光无限,首募获得1.97亿美元。但是不到两年之后,该基金投资的结构性保本票据净值计算人——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华安基金宣布,华安国际配置暂停资产估值、暂停接受赎回申请。

   这一“暂停”,至今已有两年,华安国际配置问题仍未解决,估值一直停留在2008年9月的0.9542美元。

   而华安国际配置最后一次发布定期报告,是2008年度的半年报。其中显示,基金的管理团队包括华安基金的投委会以及来自雷曼兄弟的十余名境外投资顾问。截至2008年6月30日,该基金仍有1亿份。

  南方全球:不但跑不赢A股,也跑不过比较基准

   截至9月1日,南方全球的净值为0.683元。历史数据显示,这只2007年9月19日成立的基金,从成立三个月后,净值就一直低于1美元。其中在2009年3月最低谷的时候,南方全球的净值一度跌倒了0.5元以下。

   南方全球在成立的很长时间里,净值增长率都低于业绩比较基准。即便在去年以来的QDII基金反弹潮中,也上涨乏力。

   据南方全球二季报显示,其基金经理从四名减少到了两名。投资标的中,主要以基金投资为主,股票投资仍然几乎全部投向香港中资企业。

  华夏全球:基本成为一只香港中资股QDII

   由于成立在2007年10月9日,因此华夏全球几乎从成立时起,净值就一路下跌。在经过净值的大起大落后,华夏全球目前依然拥有234.9亿份,仍然在规模最大的QDII基金之列。截至9月1日,华夏全球的净值为0.809元,虽然仍未回本,但是在同期成立的QDII中净值相对较高。

   从定期报告来看,华夏全球2009年3月以来反弹较快的一个原因是,其投资范围从全球缩减到了香港市场。华夏全球2010年二季报显示,权益投资占到了基金资产的77.58%,而香港地区投资,占到了基金资产49.37%。其持股前十位中,除了伦敦金融期货期权外,其他全部都是香港市场的中资股票。

   其基金经理杨昌桁和周全在季报中表示,华夏全球将执行“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

  嘉实海外:高仓位、高风险,喜欢红筹股

   作为一只以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股为主要投资标的的QDII,嘉实海外几乎拥有同等规模大小的QDII基金中最高的仓位——其仓位基本都在80%以上,2010年第一季度,其权益投资的仓位一度高达94.17%。

   借助相当主动的投资策略,嘉实海外曾经在2009年3月以来的反弹中,获得过正收益,2009年表现抢眼。

  但是由于今年以来,香港市场总体不振,高仓位并未带来高收益。截至9月1日,嘉实海外的净值为0.645元,比起成立之初,跌幅仍然在35%以上。

   从持仓情况来看,嘉实海外的基金经理江隆隆十分偏爱中资大盘红筹股,以策略研究和行业配置确定操作思路,因此其业绩表现与红筹股票的整体表现吻合度很高。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最赔钱的QDII

   截至2010年二季度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只剩下255.9亿份,尽管仍然是份额最多的QDII基金之一,但是比起出生时风光无限的千亿天量,已经相差甚远。

   令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表现不如几乎同时成立的华夏全球和嘉实海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成立时引起轰动,但是其后业绩表现十分糟糕。截至2010年9月1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净值仍然只有0.6元,是净值最低的QDII产品。

   从投资策略来看,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范围过广,包括香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度、韩国、新加坡、泰国、台湾市场,而且基金投资甚少,股票投资占据绝大部分。

  很难想象,这一由两名基金经理管理,宣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投资方法相结合的基金,其投研团队如何能够同时研究如此多市场的股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旻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