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基金大幅加仓5.91个百分点,可比的主动投资股票型基金仓位增至85.97%,创出历史新高。而与开放式基金相比,封闭式基金加仓更为凶猛,四季度股票仓位增加了6.15%,达到79.76%,几乎接近满仓运作。
整体加仓、满仓操作成为去年四季度基金的投资策略,而在目前看来,基金存在集体看错大势的嫌疑。去年股指呈现出震荡向上的走势,而到了年底,“跨年度行情”几乎变成了共识,但却没有与市场趋势达成“共识”。因此,基金将不得不为其激进的投资付出代价。
继2007年之后,2009年又是一个“基金年”。不仅基金规模产生爆炸式膨胀,再次超过3万亿大关,基金的收益同样可观,仅仅四季度全部基金(含QDII)盈利就高达3252.67亿元,较三季度出现大幅增长。而从已经实施或发布的分红公告看,无论是开放式基金还是封闭式基金,其分红与2008年度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
基金高仓位操作并非什么“新闻”。2007年三季度末持仓80.41%、2009年二季度末持仓83.67%等,基金都是高仓位操作,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市场没有因为基金的激进投资而更上一层楼,相反都产生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以去年为例,去年8月份上证指数暴跌744点,幅度近22%,也将诸多投资者此前的盈利“一笔勾销”。显然,基金的高仓位操作“功不可没”。
如今,为了追逐所谓的“跨年度行情”,为了使基金净值能够进一步拔高,基金又上演了满仓操作的游戏。并且,此次的高仓位比前两次更甚。然而,历史虽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往惊人地相似。1月20日,股指一根击穿多条均线的大阴线,宣告了又一轮调整的来临。而且,从技术上分析,此轮调整的幅度应该不会小。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有了基金的大幅拉抬,去年上证指数的涨幅才达到此前不敢想象的八成之多,也因为基金在二季度满仓操作,导致“弹药”不足,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去年8月份才出现暴跌。
从对于市场的整体判断、投资能力、定价能力、决策能力等多方面讲,背靠强大研究团队的基金明显超出一般中小投资者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不会出现错误的判断。2007年如是,去年的暴跌如是,今年目前正进行的调整同样如是。
基金经理虽有净值与排名上的压力,但基金公司在提取管理费方面却是旱涝保收的。即使基金操作过程中出现亏损,那也只由其持有人承担。也正因为如此,基金才敢于满仓操作,才勇于实施激进的投资策略。做对了,是基金的功劳;做错了,由基民“买单”。基金频频出现高仓位,频频以激进投资面目出现的背后,其实是由现行的基金管理体制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