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仅凭这个名称恐怕就会令许多保守型投资者心动不已。实际上,保本基金是证监会唯一允许宣传“保证本金”的基金,去年曾一度出现市场发行断档。而今年以来,大盘的3000点反弹之路“一步三回头”,很多投资者发现震荡市中赚钱难度加剧,因而对保证本金的投资产
品青睐有加。
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保本基金数量有可能完成3倍的强势扩容,2011年或成“保本基金年”。
“保本”承诺由担保公司垫底
保本基金凭什么能宣称“保本”?据专业人士介绍,保本基金的“保本”主要通过两方面机制来实现:一方面是投资,通过投资组合保险技术实现本金保全,即利用债券等安全资产的预期收益和基金前期已实现收益,去冲抵股票等风险资产组合潜在的最大亏损,从而实现本金保全;另一方面是引入担保机制,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对基金产品进行担保。
相较于市场上品种较为齐备的中高风险权益类产品,保本基金“在力求本金安全的基础上”追求绝对回报,是一种“守可保本,攻可增值”的低风险产品。以大成保本基金为例,首先,该基金在达到保本目的之后,也可投资股票市场。而且,为确保履行保本条款,保障基金份额持有人收益,中国投资担保公司将为该基金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担保。其业绩基准为与保本周期同期限的3年银行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
前仨月保本基金超8年总量
今年春节前成立的两只保本基金分别募集到31.25亿元和25.06亿元,远超过1月份新基金平均首发14.28亿元的规模。据统计,截至3月中旬,今年以来已经有6只保本基金发行,相当于过去8年保本基金的发行总量。仅3月15日一天,就有国泰保本混合、东方保本混合、大成保本混合3只基金同时发行。
从海外市场的发展来看,一般在股市前景不明朗时期,将是保本基金的快速发展期。业内人士分析,3只保本基金同时发行,这在以往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不过也能看出基金公司对低风险产品的重视。
到期收益率相对稳定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从国内保本基金完整保本周期内的业绩可以看出,各基金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正收益。因此,保本基金非常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但存在一定资本保值增值需求的人群。
目前,我国正进入加息周期,有投资者担心利率的上升将导致保本基金这样的低风险产品净值下跌。对此,大成基金经理陈尚前表示,加息影响的是现有组合内债券的净价,会令债券的当期收益率出现波动,但对于投资目标相对明确且到期期限相对固定的保本产品而言,其到期收益率不会发生改变。
分析人士指出,自2008年10月以来,央行一直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水平偏低,近期出台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引导收益率回到正常水平,反而能给新成立的保本基金提供一个收益率相对稳定的、风险较小的建仓环境。
小贴士
“保本”莫入三大误区
巴菲特著名的三条投资“金律”是:第一条,保住你的本金;第二条,保住你的本金;第三条,记住前两条。相较于之前市场上品种较为齐备的中高风险的权益类产品,保本基金就是这种“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去追求绝对回报的基金。
误区一,保本期内“保本”就是最大收益。不要因为对保本型基金的字面理解而忽略其增值性。如2004年成立的一只保本型基金,在第一个保本期内就实现了97.14%的投资收益。可见,保本型基金也能够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误区二,任何时期都能够保本。只有投资者在避险期内持满基金产品,才能够保证本金的安全,不能寄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达到保本目的。投资者至少应当有3年以上的投资打算。
误区三,保本型基金可持续保本。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出现保本型基金“变身”的情形,即到期后会转化成另外一种类型的基金产品。此外,保本型基金产品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
(责任编辑:姜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