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指数基金大丰收的一年。超过20只指数基金获批,超过历年指数基金发行数目总和。而在已发行的19只指数基金中,有9只是沪深300指数基金,这使得沪深300指数基金“大家庭”显得异常热闹。
从国内首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嘉实300指数基金的净申购数据可看出,尽管今年三季度A股市场上演了震荡轮回,但该基金的净申购额仍出现大幅上升。截至三季度末,嘉实300份额规模已超过445亿份,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据晨星统计,截至11月20日,嘉实沪深300今年以来回报率达95%,在沪深300基金中业绩也排名第一。
是什么原因让嘉实300获得广大投资者的认可?指数基金在中国发展的前景如何?《投资者报》记者专访了嘉实结构产品投资部总监、嘉实300指数基金基金经理杨宇。
远见决定未来
谈及国内指数基金的领跑者,大家自然想到拥有超过150万投资者的嘉实沪深300基金,但很少还有人记得该基金发行之初遭遇的冷清。2005年发行之初,嘉实沪深300仅有8.67亿份,7163位持有人。2005年才推出的沪深300指数,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嘉实却率先看到了它的潜力和前景。
“沪深300指数在2005年发布时几乎没有人知道,但我们认为它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指数。它是国内第一个全市场的指数,是上海、深圳市场第一次联合发布的代表了A股整体走势的指数。我们觉得它能够像标准普尔指数在美国市场一样,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指数,所以,我们选择去做第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杨宇说。
经过四年的时间,沪深300指数如今已是A股市场最受关注的指数之一,并体现出代表性强流动性强及投资性好的优点。沪深300指数已被确定为股指期货的标的指数。从国际上看,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往往被看作一个国家的主流指数,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在指数基金的发展上,嘉实无疑是独具慧眼的。
贵在让利于民
“成本是影响基金长期收益的重要因素。” 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尔曾在他的成名作《共同基金常识》中提出不同于目前国内基金投资者仅看重收益的普遍思维,他把控制投资成本放到了第一位。
“指数基金都是跟踪指数,所以业绩差别不像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那么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需要关心基金费用对业绩的影响。”作为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宇十分认同博格尔的观点——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投资者的收益。因此,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产品设计“让利于民”,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加总只有0.6%,是市场上所有指数基金中费率最低的产品之一,同主动型基金相比更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而这一费率水平,也成为后续沪深300指数基金追随的“标杆”,至今仍保持着业内最低的纪录。
对于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来说,除了控制成本外,完善、高效的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省管理人的成本,更可以降低跟踪误差,确保业绩的可复制性。嘉实自行开发的投资、风控、交易三大指数化投资管理系统,已成为行业学习的典范。
例如,借助指数化投资风险控制系统,每天收市后,基金经理可以分析当天的跟踪误差来自哪里,属于偶发的误差还是长期的误差,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而指数化投资交易系统更可以结合成份股的历史成交量,自动生成合理的交易指令,降低交易带来的冲击成本。可以说,嘉实独创的三大指数化投资管理系统是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数投资再升级
有人说,2009年国内指数基金的蓬勃发展与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有关,杨宇则表示“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投资者近年来指数化投资意识的加强,指数基金是以其低费率和长期优秀的业绩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从2008年以来指数基金的净申购数据也可看出一二,在2008年市场不断下跌和大部分股票型基金遭受净赎回的情况下,指数基金的净申购份额却不跌反升。
“尽管国内指数基金发展很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指数基金不论从数量上和规模上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4年前,嘉实沪深300引领了中国指数投资的潮流,促成了今年指数基金数量上的快速增长;现在,嘉实更进一步力争中国指数投资在“质”上的提升。
“发达国家市场的指数基金也从传统的指数基金进入了以基本面指数等为代表创新型策略型指数的阶段”。杨宇举例说明,美国著名的富达基金管理公司,自2007年4月以来发行的指数基金均为策略性指数基金,而没有一只传统市值加权指数基金。回顾国内市场上的指数基金,却全是传统市值加权指数基金,在策略性指数的发展上仍是一片空白。
“基本面指数的引进,将填补中国指数投资市场的这片空白,同时也将促成国内指数投资的升级,更将带给投资者更完美的指数投资方法和更稳定的投资回报”,杨宇坚定地说道,“从基本面指数中,我再次看到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