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五:“投研一体化”是行业的趋势?
忽如一夜春风来基金大搞一体化,在今年的基金半年报中“投研一体化”被不少基金公司提及,今年新发行的基金中我们也多次看到了投资总监挂帅的宣传。研究人员要接触和熟悉一线投资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投资人员也要参与研究过程,亲自调研重仓股公司的实际情况,听起来是完美的组合,行业的必由之路呀。但背后只是美好没有隐忧吗?我们还是有一些保留看法的。
图5-1:基金公司从业人员与基金数量关系
数据来源: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
我们根据基金公司在证券业协会注册的投研人员数量历年的总数和公募基金产品的数量变化图上可以发现,2006年到2008年行业的从业投研人员增长还是比较匹配的,投研人员和产品数量的比例维持在3:1以上。但从2009年开始公募基金产品迅速增加,专户产品又陆续设立,2010年以来基金公司又迎来了基金产品的多通道审批,运作规范的基金公司可以在产品发行上放开手脚。但面对产品数量的迅速增加,我们的基金公司的人才贮备准备好了吗?2009年开始,基金行业的产品和投研人员的增长就开始出现了不匹配,2010年更是如此,于是打破常规的提拔、不惜血本的相互挖人、一人兼任数只基金、包括投研一体化成了应对之道。我们曾经问一个同时兼任成长型基金和价值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更看好自己管理的那只基金?老兄顿时一阵慌乱,最后还私下表示,怎么可能时时刻刻保持不同的选股思路给自己管理的两只基金选股呢?要不早就已经人格分裂了。同样研究和投资确实是相辅相成的,但有句话叫术业有专功,人不够了凑数总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是救火还是真正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统筹投研不是一个概念。
表5-1:2010年二季度济安金信基金管理公司审慎性调查得分表
济安金信基金公司审慎性调查得分表 | |
基金公司 |
人才储备和团队稳定性打分 |
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40 |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40 |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9 |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9 |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9 |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9 |
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9 |
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9 |
…… |
…… |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5 |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4 |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4 |
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4 |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4 |
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4 |
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4 |
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4 |
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4 |
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4 |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2 |
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2 |
金元比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1 |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1 |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0 |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0 |
数据来源: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
另外我们的基金投资者和基金市场是否真的需要现在市场上那么多风格雷同的基金产品呢?如果基金公司自己都没有很好的人才储备管理层是不是要新批那么多基金产品?我们的基金公司什么时候才能脱离片面追求产品数量,不发白不发的发行局面?比如近期疯狂发行的QDII产品,明明无论从经济形势还是技术走势上看,都是国内好于海外,为什么还要发这么多得QDII?要买蓝筹,现在也是A股的估值低于港股。投资有句话叫“只选对的,不买贵的”。基金公司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这吗?人才不足是表象,错误产品观才是实质。我们的基金公司是要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帮助投资人打理自己的资产,为投资者赚钱的,不是像土匪一样抢钱分赃的。
人才荒的结果更不应该是基金经理的适才要价,到处跳槽。拍拍屁股另寻高枝的仁兄,你们可曾想起追随你们,信任你们管理能力,把资产托付给你们的投资人?更有甚者听说监管层要将强监管严防老鼠仓就扬言辞职。基金行业本身就是需要充分体现“信托责任”和“信誉”的,基金是居民财富的管家,您会请一个监守自盗的管家吗?你会因为管家会辞职而不去理会他盗取你家的财产吗?要走的赶紧走!永远不要回到这个行业来。哪个基金经理现在站出来说他怕阳光下的监管要离职,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马上将他踢出我们的评价体系,我们无法对他进行评级。
免责声明:
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市场,我公司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和完整。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买卖任何证券的依据,投资者依此入市,风险自负。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