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私募的混乱江湖 10月最出风头和最不起眼的名人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滕晓萌
2010年11月08日09:30

  为何10月慢了?罗伟广唐雪来并不悲观

  错失行情,罗伟广并不悲观:“10月的最后一周,我们的业绩上升差不多5个点。”

  理财周报私募实验室研究员 董华/文

  稳健淡定的罗伟广,富于创新的唐雪来。在2010年,一个致力业绩提升,一个执著于探索追求。

  在私募界,标杆如广东新价值,标杆如罗伟广。但是记者出身一路走到罗伟广的麾下,然后另起炉灶的唐雪来,如今也要成为私募界的一个标杆人物了。在辞职新价值一个月后开始猛发三只产品,财富成长2期的创新模式更是掀起市场的阵阵热浪。

  罗伟广:10月没咋赚 但求稳妥

  广东新价值失算10月。壹私募网10月月度收益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月度收益在5%以下的产品如下:新价值成长1期1.37%,累计收益率13.22%;新价值5号2.48%,累计收益率30.98%;新价值4号2.75%,累计收益率49.51%;富锦9号3.78%,累计收益率1.97%。而新价值1期和新价值成长一期的月度收益率分别为4.13%和4.17%。

  广东新价值投委会主席罗伟广坦言,早在今年7月份,他就已经看好大蓝筹行情了,但是鉴于大蓝筹一直都是在亏损,自己也不敢配置太多。10月份行情之前,他对于军工、煤炭和有色的配置大概只有1到2成的样子,但确实没有料到此次行情会来得这么猛。

  错失此次行情,罗伟广并不悲观。“其实在整个10月份的行情中,旗下产品在20日之前的波动还比较大,但是10月的最后一周,我们的业绩上升差不多5个点,总体来说,我觉得还可以。”罗伟广对记者表示。

  他在投资中一直强调“中庸之道”。他说,作为一个比较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一定要控制风险,自己的理念就是要均衡配置,虽然10月份的行情没有抓住,但是对于大规模的私募公司来说,已经算可以了。不过由这波行情引发出来,未来还有很多投资机会。

  深圳财富成长基金经理唐雪来旗下的3只产品,都是今年7月以后成立的,在此次行情中也有所下调。壹私募网10月月度收益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财富成长2期10月月度收益率为-1.7%,在10月行情大变脸的时候,稍微下调。不过据公司网站上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的最后一周,该产品已经转负为正。

  截至10月29日,财富成长2期的单位净值为1.0436,累计增长率为4.36%。成立于2010年7月30日的财富1期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14.65%,当日单位净值为1.1465。刚刚成立不久的财富成长3期的单位净值为1.0346.,累计增长为3.46%。

  唐雪来创新

  罗伟广买“沉默的大多数”

  选好私募、控好规模、制式沟通、全程监督,这是由壹私募网研究中心推出的国内首创的创新型阳光私募模式——ESM模式的宗旨。而首次运用此模式的正是财富成长的唐雪来。

  摩羯座的唐雪来,有着深厚的记者背景,再加上扎实的证券从业经验,在这个行业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今年6月,他从广东新价值离职,创办深圳财富成长投资公司。

  8月,财富成长2期首次运用ESM模式,小规模、高成长的特性,再加上第三方机构的全程监管,使得该产品备受投资者的追捧。

  唐雪来表示,第三方的主要作用是对基金单只产品的规模进行抑制,搭建同投资者的沟通平台以及对私募操作进行监管。

  “我主要赚企业价值变化的钱,这是基于公司调研和对企业的深度理解。”唐雪来如是描述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策略。

  讲究“中庸之道”的罗伟广,他的选股方式被市场称为“暴利拐点法”选股法。崇尚价值投资,专注于行业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擅长大盘中长线方向的把握。也许这个市场上不止罗伟广一个人在运用此种方式选股,但是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赚钱的却只有罗伟广一人。

  他对于周期性股票持“中立”态度。他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中,周期性行业的属性决定了它们不是未来中国股市的主线,但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可能会有所表现。罗伟广目前更倾向那些“站在中间的大多数”股票,就是那些在之前市场跌得不多,且这波上涨中涨幅也不大的股票,他认为买这些“沉默的大多数”的股票更踏实。

  罗伟广:明年是私募制度完善的一年

  “2009年,私募初露锋芒。但是,私募的业绩得到市场的承认还是在2010年完成的。”罗伟广对记者表示。2010年是私募发展很关键的一年,私募在业绩方面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渠道也拓宽了,规模也上去了,产品也开始尝试创新。

  在新品发行上,就非结构化的产品来说,2008年全年发行88只,2009年则发行了162只,截止到今年10月末,私募总共已经发行了174只产品,超过了2009年全年的发行量。壹私募网不完全统计,去年私募规模大概是800多亿,今年已经差不多有1000亿左右了。但是据业内人士称,10月份发行速度慢下来,私募规模做大了,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市场位置和影响力了。

  处于“思变”时期的私募,因为大的规模,大的影响力,随之引来的就是公募和监管层的屡屡关注。

  业内人士对记者称,目前私募开始进入市场主流,未来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行业的规范化。私募内部目前还有传闻说会给私募发牌照,如果真是这样,私募的未来将走向更加规范化的道路,私募制度的规范将是私募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将私募纳入《基金法》,也是大势所趋。

  就像罗伟广说的:“未来的一年,对于私募来说,不是市场认可,不是业绩,而是制度完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